景泰蓝生肖大写意开山之作《双骏尊》在京震撼首发

2025-11-10 17:46   来源: 互联网

时值徐悲鸿先生诞辰 130 周年与丙午马年将至的双重文化节点,以“双骏凌云 艺绝古今”为主题开展的首款景泰蓝生肖大写意开山之作《双骏尊》首发仪式于近日在京盛大启幕。故宫博物院原常务副院长李季、一代艺术教育大家徐悲鸿先生长孙徐小阳老师、著名油画艺术家冯法祀之子冯世光先生、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霍铁辉、北京工艺美术大师丁明鸿以及冯延明大师等领导嘉宾齐聚现场,共同见证了这件融合悲鸿艺术风骨与非遗景泰蓝工艺的匠心之作的诞生。

首发仪式现场嘉宾合影

徐悲鸿长孙徐小阳先生率先致辞,他深情回顾了徐悲鸿大师在艺术史上的伟大成就,强调其笔下骏马所承载的民族精神与艺术魂魄。同时,也特别阐述了将悲鸿经典画作搬入非遗景泰蓝工艺的创新意义,“在祖父诞辰130周年的时刻,我们选择景泰蓝这一国家级非遗技艺来诠释他的奔马,有着特殊的意义。景泰蓝曾是紫禁城里的宫廷绝艺,代表着中国传统工艺的顶峰。而祖父的奔马,象征着中华民族一往无前的奋进精神。《双骏尊》将两者结合,本身就是一次‘跨界融合’的尝试,让传统工艺与经典艺术碰撞出时代火花。”

徐悲鸿长孙徐小阳先生致辞

著名油画家冯法祀之子冯世光先生紧随其后,从家族渊源与艺术传承的角度,讲述了徐悲鸿先生的艺术成就、家国大义,以及诞辰130周年的特殊意义,让在场嘉宾对悲鸿艺术的精神内核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他指出:“《双骏尊》将徐悲鸿先生的奔马以全新的景泰蓝形式呈现,这种创新打破了绘画与工艺的界限,这种跨界融合,不是简单的复制,而是对徐悲鸿先生艺术精神的 ‘活态传承’。更让我们相信,当千年景泰蓝遇见悲鸿马,必将开启中国传统工艺与经典艺术交融创新的新篇章。”

著名油画家冯法祀之子冯世光先生致辞

在全场期待的目光中,所有嘉宾共同登台,为《双骏尊》揭开神秘面纱 。刹那间,双骏齐奔的飒爽英姿赫然呈现,形神兼备间,既延续了悲鸿骏马那震撼百年的雄浑气魄,又以景泰蓝斑斓绚丽的釉色与巧夺天工的精湛工艺,为其注入极具张力的当代艺术表达,完美实现了 “大写意” 艺术风格与非遗工艺的跨界融合。随着幕布徐徐落下,《双骏尊》的惊世尊容令全场掌声如潮,经久不息。

《双骏尊》尊贵版与至尊版

在大师访谈环节,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霍铁辉与北京工艺美术大师丁明鸿以及冯延明同台分享《双骏尊》创作背后的点滴。他们详解了如何攻克 “将大写意笔墨转化为景泰蓝工艺” 的技术难关,如何在釉色搭配、纹饰细节中还原悲鸿骏马的神韵,让观众深切感受到这件作品“每一处细节都是工艺与艺术的双重匠心”。

三位大师分享《双骏尊》创作背后的故事

首发仪式现场,《双骏尊》被徐悲鸿艺术馆永久馆藏,这一举措更象征着悲鸿艺术精神与非遗工艺的传承有了具象载体,成为连接百年艺术传承与当代工艺创新的璀璨纽带。

《双骏尊》被徐悲鸿艺术馆永久收藏

故宫博物院原常务副院长李季则从文化、艺术、工艺等多角度、多层次的诠释了《双骏尊》的意义与价值。他指出:“《双骏尊》是传统工艺创新的典范,是徐悲鸿艺术精神在当代的鲜活延续,其馆藏价值不仅在于作品本身,更在于它为‘艺术跨界’‘非遗新生’提供了可借鉴的标杆。”

故宫博物院原常务副院长李季致辞

《双骏尊》景泰蓝系列作品由北京工美集团白孔雀艺术世界授权设计出品、督造,由徐悲鸿艺术馆监制,特别邀请徐悲鸿先生长孙徐小阳先生担任艺术指导,由景泰蓝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霍铁辉与北京工艺美术大师丁明鸿以及冯延明设计创作,倾力打造首款景泰蓝生肖大写意开山之作——《双骏尊》系列作品,以非遗景泰蓝之华彩,再现徐悲鸿写意骏马之神韵。

《双骏尊》以传统梅瓶为型,造型端庄挺拔,彰显东方器物的典雅气度。尊颈环饰如意纹,寓意福运顺遂。尊腹一面为徐悲鸿1941年所作《奔马图》,此为大师平生尺幅最大之奔马巨制,意义非凡;另一面满腹掐丝再现其1943年作大写意《奔马图》精髓,双骏以铜丝为骨、釉彩为魂,在景泰蓝的瑰丽中延续了其"一洗万古凡马空"的笔墨气韵。

《双骏尊》以徐悲鸿先生两幅经典写意《奔马图》为创作蓝本

双骏周身环绕"双龙戏珠"纹饰,共同构筑龙骏呈祥、龙马精神的吉祥图景;尊体侧面掐丝缠枝牡丹,既象征着繁荣昌盛,更寓意中华民族世代相传的生命力;尊足处外饰蕉叶纹,寓意驰骋万里成大业;内缀宝相花,暗合八方来运、基业长青之意。尊底款识分别为品名“双骏尊”、四位大师署名以及“工美藏品”标识。

《双骏尊》景泰蓝系列作品

传统文化是民族的根与魂,景泰蓝《双骏尊》系列作品首次将中国画大写意的奔放神韵与景泰蓝的掐丝釉彩完美融合,实现了从平面笔墨到立体尊器的升华,让徐悲鸿大师笔下的骏马在千年非遗中重获新生,更以“龙骏呈祥”的意象,铸就了龙马精神的时代象征。它的诞生,不仅是四位创作者致敬大师的匠心之作,更是开创“景泰蓝生肖大写意”新篇章的艺术标杆。


责任编辑:胡编
分享到:
0
【慎重声明】凡本站未注明来源为"教育之家"的所有作品,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